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4-11-26 03:06
徐光春◆◆■◆★:对。那么多的农民,而他们拥有的土地却非常有限,河南去年是用占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了十分之一的粮食,这个贡献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从河南的实际出发,又采取了一系列惠农的政策。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我们做10件实事,每件实事大概要投入100多个亿■◆◆,而这10件实事里面,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也就是说,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一些利益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对违反政策,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我们发现一次查处一次。所以,有了一个良好的政策实施的环境,确保了农民的利益能够得到很好的维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能够保持下来。
河南省濮阳县靳赵寨村村民申洪波用8句话概括了这几年农村的巨变: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农村发展的希望照亮人心。
主持人★◆★■:徐书记跟农民工的感情很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通过新闻网络搜集到了您的三张照片■★★,这三张照片都是跟农民工有关系的。第一张照片是2005年,您到工地上去看望农民工■★◆,就就业的问题跟他们聊;第二张图片是您到农民工子弟学校★◆,跟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子女们在一块聊天★■◆;第三张照片是您到一个子弟农民工医院去看望一位病人,就是关于农民工就医的问题。实际上,关于农民工的问题可能一直是您在工作里面,在心里面最重的一个问题,也是您平常下去的时候可能看望最多的一个群体。
主持人■◆◆★★◆:开始的时候★◆◆,我引述了您一句话,谈到了“一穷二白★★◆★★◆”◆■■◆。另外★◆■■,您还提出过“五个一”,我们给观众展示一下■■◆★“五个一◆★◆■★”: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创业范围,一个好的扶持政策。如果把这“五个一”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上★◆■◆■◆,它的核心又是什么?
第三,要普及农业的科学技术。河南这些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的普及工作,特别是去年,河南的粮食突破了1000亿斤★★◆◆,全国增加了200亿斤的粮食◆■◆★◆◆,其中94亿斤的粮食是河南增产的,将近国家总增产粮食的一半◆◆。
徐光春◆■◆■:应该说新农村建设里面的第一条,要生产发展◆★■■★◆,必须要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程度。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是河南新农村建设走出扎实一步的建设★◆■■★■。
赵春明(全国政协委员):在农业现代化当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农田水利的现代化,因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的现代化我认为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实现节水灌溉★■■★◆★,改变农田灌溉粗放的方式。
主持人:也许在问问题的网友里面就有河南的网友,是也许,因为他们都没有写自己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那些问题要问总理。
2007年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今天,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演播室,为您讲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话题,稍后请看《今日关注》之《中国焦点2007:聚焦新农村建设》。
徐光春:直接就提出问题,认为农民工的称谓是不是改改?总理说了一句话“农民工实际上就是农村出生的工人”。总理这样一说以后◆■,全场代表都热烈鼓掌★◆★◆◆。因为的确是这样,现在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既是农民★◆◆■,又是工人◆★■★★■,他肩负着建设城市的任务★◆◆,同时他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他把在城里挣得钱带回家去了■◆■★,又直接支持了新农村的建设,所以他是双重身份,双重责任。目前,称谓问题不是重要的问题。关键问题是怎么样按照中央的政策真正能够确保进城务工农民的各项权益,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核心的问题■★★。
主持人:实际上这两个问题也是联系在一块的,“穷■★”和“白”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缺钱所以发展不够,有了钱发展就够了★◆。现在河南省有没有钱?
徐光春◆■:很多人不了解◆■★■★■,农民是靠种粮食来维持生计■◆★■,但是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富裕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把粮食生产的链条拉长。也就是说,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程度。所以,河南这些年来在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河南的GDP已经突破了10000亿元,达到了12000多亿。在12000多亿里面,食品工业的产值占了很大的比重■◆■■◆。
主持人:徐书记,在“两会”期间■★★■,我们这个节目还跟很多媒体做了一个网上的联动■◆◆★■◆,我们有一个专题叫《我有问题问总理》■◆◆★■,很多观众、网友也提出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一些看法。还有一些问题,今天利用您到我们演播室这个机会■★,您也替总理来回答几个。
徐光春:河南这些年来相比过去几年来说应该是口袋里有点钱了◆◆★。大概是三年以前,我们整个的财政也就四五百亿,现在有将近一千多亿元的财政收入,所以口袋里有钱了。
徐光春:现在我们国家的文件也好◆★★,新闻报道也好■◆★■,还是老百姓、社会之间的称谓也好,都把进城务工的农民称之为农民工,应该说这个称谓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前天,参加河南团讨论的时候,也有代表向总理直接提出◆■■◆。
徐光春■★★◆◆★: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很本途径,因为只有推进了农村现代化,才能够把农业发展起来,使农民富裕起来。以河南的情况来看★■★★◆,怎么样推进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的几个问题有:
主持人: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您觉得有什么样的优势,还有什么样的劣势?怎么样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徐光春★◆◆:双汇火腿肠在全国所有的超市几乎都能够买到■★■★◆,而且双汇企业是我们国家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再比如三全汤圆,恐怕是很多人都吃过三全汤圆。
主持人:接下来这位网友是央视国际的网友,他问的是关于农民增收的问题★■◆★■★,他说“中国人口最多的是农民,什么时候农民富裕了,中国就富了。”确实没错。他想问一问,“能不能使农村资源还于农民,再在有能力的农村利用这些资源与劳动力结合在一块,建立一些乡镇企业■★,比如多种体制,像集体制■◆◆◆■、股份制等★◆■◆,这样使农民有多种增收手段◆◆。”他可能提的是一种新的乡镇企业,因为以前的乡镇企业还是有的◆★◆◆◆■。
徐光春◆◆◆★■:河南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有着丰富的粮食生产经验和良好的粮食生产基础,这是河南的一个优势。但是同时,河南因为农业人口太多,1亿人口里面有将近7000万是农民。
主持人:河南省总的人口才1亿多一点,1000亿斤粮食相当于1个人1000斤。
徐光春:我刚才讲得“五个一★★■★”里面★■★◆,其中有一个“一”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我们从河南的实际来看,凡是现在经济搞得比较好的■■◆◆★、农民相对富裕的农村大概都有一个比较好的乡镇企业。所以★◆■■■,刚才这位网友提出来的意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有那么一个主意,一定能够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话题◆■■◆★◆。今天在演播室我们非常容幸地邀请到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先生。您好,徐书记★◆■。
王世林(主持人)◆★■: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新农村建设依然是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一个线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今天邀请到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先生和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看一看其它的媒体是从哪个角度来关注这个新农村建设。
程顺和(全国政协委员)■◆■★★■:我们怎么样加强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这方面我觉得还不够,我建议国家加强这方面(投入),尤其是每年虽然增加了投入,但按照比例来说,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GDP比重实际上并没有增加。
首先我们农民思想要现代化■◆◆■★,要用先进的、科学的知识来武装农民,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徐书记★◆★◆★◆,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代表委员们也在为现代化农业怎么样发展出谋划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是一条很重要的出路。您觉得在这条路上发展的时候怎么样去选择一条捷径或者正确的道路?
第一个网友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网友★◆■★◆,他说◆★“为农民工中将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而叫好■◆◆■■◆。◆◆◆”因为十一届人大代表决定草案的出台◆★。“这份决定草案的出台便是全国人大顺民意、尊事实的结晶。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令人称道的■◆。当然,关于农民工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还有许多的细节问题不可忽视,最主要的是关于■◆★■“农民工”称谓的法律界定,也就是法律上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界定◆◆。”不能老说他是农民工代表吧★■?徐书记,您对这个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怎么看?您觉得“农民工■■★◆■”这个称谓怎么样才能是最合适的一个称谓?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这“八字方针”为现代农业这项关系中国9亿农民富裕生活和农业现代化的浩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徐光春:对★■■■,翻了一翻。可以来解决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三农问题。
徐光春:但是我们依靠农业发展来解决农民的收入这个方面,人均却是很有限◆■◆,这是我们一个劣势◆★。
徐光春:这五句话是中央提出要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以后■◆,我在河南农村搞了调查研究,我走访了20多个农村得出来的结论。新农村要建设起来,非常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要有一个好的创业氛围;同时,政府要给他一个好的扶持政策★◆◆■■◆。所以我称之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在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带头人的带领下■■★,把农村的发展纳入到一个正确的、健康的发展轨道上面去。这个轨道包括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要有一套好的政策★★★■,同时要有一个好的氛围,所以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
徐光春★★:我今天带了一点产品来,这些产品应该说是我们整个农资产品里面比较有特色的。为什么我要把这些产品带来呢■★■■■◆?比如这是河南的白象方便面,叫大骨方便面■★◆■◆■。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两会◆★”特别报道■■■,关于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关于这个话题★★◆★■,实际上在会上很多代表委员也都有他们的一些看法,我们再来听一听。
徐光春:去年总理到河南,给河南加了好几个第一:河南是第一人口大省◆◆◆★;河南是第一农业生产大省◆★★■;河南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也是第一粮食加工大省★★★◆■;河南也是第一劳务输出大省,这就是我们河南的基本情况。怎么样把中央有关的政策落实好现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们还有一组数据◆◆,刚才您列举了这些产品,也许很多观众朋友不信★★,在中国■★■,每3.5袋方便面中就有1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根火腿肠中就有5根是出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所以,我们想这样一个问题◆★★■◆◆,在河南食品风行全国的背后,体现了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尤其对比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这一块■★?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今天我们的■★◆◆■“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7》关于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就到这里结束了。明天是《中国焦点2007》的最后一期,明天是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闭幕,明天晚上我们再来继续谈相关的话题,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徐光春:我曾经讲过看法,尽管我们建国以后几十年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三农★★■■★★”问题,但是农村的穷和白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几年,党中央继续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至少,绝大多数的农村的人口已经摆脱了贫困。
徐光春:这个问题也是我所关注的问题,我去年去看了一下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因为农民工子女上学★◆★◆★★,现在在农村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但是进城以后这个政策就享受不到了,所以我专门来调查研究这个问题。今年我又调查了农民工就医的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推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就是说■■■★,在家务农的农民能够享受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进城务工以后这个政策就难以享受到了。所以河南现在从实际出发◆★★■■★,采取了若干的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面比较大,只河南就有1800万在外的务工人员■★■★。就全国来说,也有将近1亿8千万,将近2亿人的务工人员■★★★,怎么样来解决好农村政策和城市政策的衔接和过渡以及转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像河南现在采取这样的办法■■★■◆,实际上也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就医的问题,我们在北京选择了农民工定点医院,把农村的有关政策转到这个医院来,农民工到这个医院就医就可以享受新型合作医疗这方面的有关政策,所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解决还是要有个过程。
徐光春:对■◆■,我们增加了那么多粮食靠得是什么?一个是靠免除农业税以后,农民涌现出来了生产积极性,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去年的气候也比较好■■◆★;第三方面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推广了现代科技◆◆。从粮种开始◆★★◆,粮种的普及率达到了70%几;再一个,把依靠农业技术来防范病虫害这方面的技术教给农民◆■,所以使我们的粮食得到了大丰收。
主持人:我总结出三个“实■★★★■◆”★■■◆◆:政策要落实◆★■;要办实事;有问题要真实的、实实在在地去实抓■◆■◆、实处理◆■★。
主持人:好,今天就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非常感谢徐书记到演播室来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
徐光春◆■◆★:这是我们国家认证水平的一个标准的制定单位,而且销量也是非常好,非常之大★■◆■★◆;再比如河南小磨香油。我之所以给你介绍那么些产品,主要是想说明一下河南不仅仅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粮仓,而且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厨房★■◆★。从粮仓变成一个厨房,这是河南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一个巨大的质的变化。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把有关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比如我们去年搞的粮食滋补,我当时提出了三个“1”,滋补的钱1天也不能耽误;1户也不能够漏掉;1分也不能够少。坚决把这些政策落实到家家户户■◆■◆★,落实到每一个同民身上。这是一个方面★★★■◆。
主持人:“因为我工作流动性大,我想问是否可以出台全国联网型号的设保系统,我们这一亿一千万在外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就好解决了。★★”您有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
主持人■■★■:乡镇企业这条思路是对的,关键还是要落实到您提出的“五个一”上面来★★◆,有一个带头人,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的创业思路,必然,这个方针就能发展起来了。
主持人:我看您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还带了很多产品。我特别想问问◆★■,这个产品跟“三农”建设,跟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关系呢?
主持人:欢迎您到我们演播室来就新农村建设的话题接受我们的采访◆■★■。说到新农村建设,我想到了您曾经说过一句话★◆■★★◆: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的问题★★★★■。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第一问题,我特别想问您★◆★◆,经过这几年新农村的建设◆■■◆■,河南省现在摆脱没有摆脱一穷二白?
主持人◆★◆★■★: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粮食大省,产粮大省■■★◆★★,同时也是农民工最多的一个省份之一,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那么河南省通过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有什么样的经验值得推广◆■★◆■?
吴天君(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从发展非农产业入手■■★◆★■,转移农村劳动力,逐步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第二,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接下来是一位叫李红晓的网友■★★★,她说■■“我是一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自了解到现在全国各地还没有实现自由转包体系。”
邓秀新(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在理念上要有所变化;第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现代的农业技术◆■◆■,要科技来支撑;第三,发展现代农业还要把产业链条延伸,这样才能全面的理解现代农业的概念。
第二,要有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包括水利建设,包括农田基本管理,包括农业的机械化,这是很重要的。
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客观上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从时间上看★◆◆■★■,有别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从空间上看,有别于城市金融★◆;从对象上看,有别于工业商业等其他产业。